智能配电与用电技术

发布者:黄允凯发布时间:2015-12-17浏览次数:2767

《智能配电与用电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6000096

课程名称

智能配电与用电技术

Smart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technique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的专业选修课。

学分/学时

2学分 / 32学时,讨论学时16

开课学期

四(2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

教学语言

演示文稿、讲解、作业均采用中文

先修课程

电机学、电能基础

后续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

²刘振亚. 智能电网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²张建华、黄伟. 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²刘振亚. 智能电网知识读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²许晓慧. 智能电网导论.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²何光宇孙英云. 智能电网基础.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目前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先进的配电与用电技术,如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目的与意义;了解为智能电网提供支撑的相关基础技术,如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决策与控制技术等;掌握智能电网中相关配电与用电技术,如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微电网运行技术和智能用电技术;培养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考核方式

²研讨及课程报告(100%

实验教学


专业培养能力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所需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1)  了解智能电网的基本背景、知识和概念,了解智能电网发展过程和前沿技术体系,掌握智能配电和用电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原理。[17]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清晰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2]

3)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非相关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12]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根据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课时32学时其中:

1、智能电网概念及技术体系(3学时)

介绍电力工业开展智能电网的目的、意义以及发展历程;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定义;智能电网的特征:坚强、兼容、优化、自愈、集成和经济;智能电网的成果工程案例;智能电网所需的基础技术、发电技术、输电技术、配电技术和用电技术的分类、功能和包含技术范畴。

2、分布式发电技术(5学时)

分布式发电的基本概念和运行方式;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种类;风力发电的模型和机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模型和机理;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标准;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的标准。

3、智能配电及微电网技术(12学时)

微电网的概念与定义;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微电源并网模型;微电网孤岛检测技术:微电网孤岛运行的模式和危害、孤岛检测标准、孤岛检测的基本模型和原理、基于通信的开关状态监测孤岛检测方法(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基于传输断路器跳闸信号和基于SCADA系统的孤岛检测)、被动检测法(电压/频率检测、功率/功率变化率检测、电压相位突变检测、电压谐波检测)、主动检测法(阻抗测量法、Sandia电压偏移法、频率偏移法、主动移频法、Sandia频率偏移法);微电网控制技术:微电源控制技术模型、控制策略、控制模式(主从控制和对等控制);微电网潮流技术:微电网潮流算法和微电源的处理技术。

4、智能用电技术(12学时)

1)高级量测体系

        AMI概念、功能、技术接口;AMI的主要构成:智能电表、通信网络、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用户户内网络;AMI的应用示例。

2)需求响应

需求响应的意义与功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与实施手段;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机制(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尖峰电价);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机制(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需求侧竞价)、智能需求侧管理(自动需求侧响应技术、能效电厂、远程能耗监测与诊断)。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课外报告和综合讨论等共同实施。

本课程课堂授课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录像短片、多媒体演示、课程报告等环节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制定人

及发布时间

张炎平,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