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研讨)

发布者:黄允凯发布时间:2015-12-17浏览次数:4193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研讨)》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6000109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研讨)

Design Project   in Basis of Power Systems

课程性质

本课程设计是“电能系统基础”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的实践设计环节,对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起到深入的作用,使学生加深对电力系统的理解。

学分/学时

2学分 / 32学时,其中:授课学时16,讨论学时32

开课学期

四(1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

教学语言

演示文稿、讲解、设计报告均采用中文,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

先修课程

电能系统基础、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后续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

²曹绳敏,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中国电力出版社。

²单渊达,电能系统基础,机械出版社。

²陈怡等,电力系统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

课程简介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使电气专业类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网及电能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电能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该领域的理论及从事该领域的生产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考核方式

²短学期第四周,根据指导教师安排,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²根据课程设计的完成程度,设计的合理性、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报告和图纸的规范性、独立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分。

²答辩成绩中报告占60%,答辩占40%

²成绩五级计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²按有关规定,未计成绩者和成绩不及格的必须重补课程设计。

实验教学

专业培养能力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所需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1)针对电力课程设计所涉及的软件,具备对软件的下载、安装、数据准备、数据检查、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计算等能力。[15912]

2)精通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电路、标幺制、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计算方法,具备理解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电压调整的能力。[249]

3)掌握高压输电网和配电系统的电气联接方式以及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电气主接线的特点与选择的基本原则,具备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2312]

4)掌握分析和计算系统简单故障的基本方法,掌握短路结果在线路以及其它装置选型中的应用能力。[249]

5)课程设计中遇到问题,针对课程设计相关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讨论,包括组内同学讨论、组间同学讨论、教师参与讨论等,并以小组形式形成设计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234591012]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课程设计安排共4周,从四年级短学期第一周开始至第四周结束。其间,以自学为主,课堂辅导为辅,独立完成相应课程设计任务。其中:授课学时16,讨论学时32

1、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要求绪论(2学时/课内)

本课程概论,介绍电力系统课程设计的的目的、内容、任务、考核以及课程的学习要求。

2、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教学(2学时/课内)

针对电力课程设计所涉及的软件,对软件的下载、安装、数据准备、数据检查、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计算等进行课堂教学。

3、潮流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作用(4学时/课内)

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电路、标幺制、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计算方法,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的关系。

4电力系统设计方案选择4学时/课内)

了解变电所、电力网基本的电气设备,电能系统运行特点及要求,电能系统负荷,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电压等级。了解高压输电网和配电系统的电气联接方式以及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电气主接线的特点与选择的基本原则。

5、短路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作用(4学时/课内)

掌握分析和计算系统简单故障的基本方法。学会三相对称短路的基本分析和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实用算法。短路结果在线路以及其它装置选型中的应用。

6、讨论(32学时/课外)

课程设计中遇到问题,针对课程设计相关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讨论,包括组内同学讨论、组间同学讨论、教师参与讨论等。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综合讨论共同实施。

本课程以课程设计为主线,重点讲授电力系统设计各环节。通过授课与讨论、与课程设计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设计能力、结算结果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辅导材料,强调四条主线,包括:以工程训练为主线,以设计能力为主线,以科研专题为主线,以案例为主线。采用面试考核形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

制定人

及发布时间

高山、徐青山、陈中,201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