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

时间:2015-12-17浏览:817

《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6011040

课程名称

电工技术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课程性质

电工技术是非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学分/学时

3学分 / 48学时

开课学期

二(2)、三(3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非电类专业

教学语言

中文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后续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

²秦曾煌主编.电工技术(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²李益民. 电路基础西南交大出版社,2000

张继和,张润敏,梁海峰. 电机控制与供电基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简介

电工技术是非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需的电工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高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本课程主要讲述: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量与相量、正弦电流电路稳态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暂态分析、磁路及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

考核方式

²每周作业     10%

²期末考试   90%

实验教学


专业培养能力

.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1. 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现成电路进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针对具体实际电路建立电路模型的能力的培养。(

2. 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对各种典型常用的电路进行初步设计的能力。(

3. 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④⑤

4. 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②③

5.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计算方法,以及对计算进行简化和举一反三的能力。(④⑤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电路基础、电机与控制、电力拖动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路基础、电机与控制、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理论教学课时48学时,其中:

1. 电路基础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3学时/课内)

了解电路的作用,理解电路模型和额定值的意义;电压、电流和电动势正方向;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2)电路的分析方法(9学时/课内)

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并掌握其等效变换方法;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3)电路的暂态分析(6学时/课内)

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激励和响应以及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掌握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了解RC电路对方波激励的响应,了解RL电路的暂态分析。掌握三要素法。

4)正弦交流电路(7学时/课内)

理解并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和相量表示法、有效值、相量图、复阻抗,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会分析计算简单的正弦交流电路;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了解串联、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了解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概念。

5)三相电路 (5学时/课内)

理解并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计算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供电制中线的作用和负载的正确接法。

2. 电机与控制

1)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3学时/课内)

了解交流磁路的工作特点;掌握磁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额定值、外特性,掌握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

2)交流电动机(8学时/课内)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结构特点、机械特性、经济运行及额定值,掌握起动、反转方法,了解调速方法。

3)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5学时/课内)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自锁、互锁、联锁以及行程、时间等控制原则,了解过载、短路、失压保护的方法,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能连线操作。

3. 实用电工技术

1)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2学时/课内)

了解电能产生的几种方式;对电力系统有整体的认识;了解照明系统的基本概念、照明种类及方式;掌握触电方式和安全用电防护措施;了解雷电的形成及危害,熟悉防雷击原理;了解防静电技术的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综合讨论、网络以及授课教师的科研项目积累等共同实施。

本课程以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入手,重点讲授包括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在内的电工技术原理。通过授课与讨论、课后作业等重点培养学生对现代电子技术的深度掌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和辅导材料,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注重教与学过程,采用每周作业、等多种形式综合考核。

制定人

及发布时间

黄磊、吴熙2015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