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及其发电技术(英文)

时间:2015-12-17浏览:3492

《新能源及其发电技术(英文)》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6000093

课程名称

新能源及其发电技术(英文)

Renewable   Energy an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课程性质

新能源及其发电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学分/学时

2学分 / 32学时

开课学期

四(2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教学语言

演示文稿采用英文,讲解、作业、试卷采用中文,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

²程明主编.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²Mukund R Patel. Wind and Solar   Power Systems Design, Analysis, and Operation, Second Edition, Taylor   &Francis Group, 2006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方式

²平时成绩     10%

²研讨成绩   40%

²期末考试   50%

实验教学


专业培养能力

具有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所需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具有对于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1)  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知识,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过程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②③]

2)  掌握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系统建模的能力。[④⑤]

3)  掌握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变换器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④⑤⑥]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根据工科类专业人才对新能源发电技术设计与研究能力的要求授课,教学内容包含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功率变换和储能技术七大部分,并按照: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工程应用体系组织教学。理论教学课时32学时其中:

1、概论(2学时/课内)

本课程概论,介绍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开发的必要性和发展概况,以及课程的学习要求。

2、风力发电(8学时/课内)

风的基本特性和风资源,风力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与控制。

3、太阳能发电(8学时/课内)

太阳能发展历史,太能能发电的特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基本特性,太阳能电池发电的控制。

4、海洋能发电(4学时/课内)

海洋能的分类,海洋能发电技术,海洋能发电的未来展望。

5、生物质发电(2学时/课内)

生物质和生物质能及其利用,生物质的燃烧发电技术,生物质的气化发电技术,其他生物质发电方式。

6、地热发电(2学时/课内)

地热资源和分类,地热发电技术,地热能利用的环境保护和成本。

7、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功率变换技术(4学时/课内)

功率变换基本概念,直流变换电路,风力发电中的变流技术,大功率变流技术和并网技术。   

8、电能储存技术(2学时/课内)

储能装置的主要类型、发展状况,蓄电池、飞轮储能原理、特性及控制,其他储能方式。

9、课外研讨(12学时/课外)

针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热点问题收集资料、研究论证、课堂研讨,完成PPT演示、成果海报宣传制作。

10、期末考试(4学时/课外)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课外研讨、网络以及授课教师的互动等共同实施。

本课程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主线,重点讲授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的各环节。通过授课与讨论、课外研讨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和辅导材料,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注重教与学过程,采用课堂表现、研讨课题质量等多种形式综合考核。

制定人

及发布时间

张建忠,201561